1. 连接处或焊接点
	原因:制冷系统的管道、阀门、接头等连接部位若焊接不牢、密封圈老化或长期震动导致松动,容易发生泄漏。
	 
	高发场景:
	压缩机与管道的接口。
	冷凝器或蒸发器的焊接接头。
	 
	检测方法:用肥皂水涂抹接头处,观察是否冒泡;或使用电子检漏仪。
	 
	2. 蒸发器
	原因:
	蒸发器长期接触水分或腐蚀性物质,导致金属腐蚀穿孔。
	结冰过程中冰块膨胀或人为操作(如铲冰)造成物理损伤。
	 
	检测方法:检查蒸发器表面是否有油渍(制冷剂泄漏时常伴随冷冻油渗出)。
	 
	3. 压缩机
	原因:
	压缩机密封垫片老化或壳体裂缝。
	长期震动导致压缩机吸/排气管接口松动。
	 
	检测方法:观察压缩机表面是否有油污,重点检查吸排气口和壳体焊缝。
	 
	4. 冷凝器
	原因:
	冷凝器位于机器外部,易受碰撞或划伤。
	长期积尘导致散热不良,高温加速管道老化。
	 
	检测方法:检查冷凝器翅片或管道是否有破损或油渍。
	 
	5. 干燥过滤器或膨胀阀
	原因:
	干燥过滤器堵塞导致系统压力异常,引发接口泄漏。
	膨胀阀阀体密封失效或焊接点开裂。
	 
	检测方法:检查过滤器或膨胀阀周围是否有油污。
	 
	6. 制冷剂管道
	原因:
	铜管弯折处因应力集中产生裂纹。
	管道长期震动摩擦导致破损。
	 
	检测方法:沿管道走向逐一排查,尤其是弯折部位。
	 
	处理建议
	安全第一:制冷剂可能对人体有害(如R404a、R134a等),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,切勿自行操作。
	专业维修:联系持证制冷维修人员,使用专业工具(电子检漏仪、荧光检漏剂)定位漏点。
	修复后注意:补漏后需抽真空并重新充注制冷剂,确保系统压力正常。
	 
	预防措施
	定期清洁冷凝器,避免过热。
	避免频繁移动或碰撞机器。
	每年由专业人员检查制冷系统密封性。
	如果发现制冰机结冰效率下降、压缩机持续运转但不制冷,或听到“嘶嘶”气流声,需立即停机并联系维修。